關于向全國有獎征集紀念弘一大師駐錫溫州100周年詩詞楹聯、弘體書法的啟事
2020年12月01日
我國近現代的文化巨匠、一代高僧弘一大師,俗名李叔同,早年留學日本,熱愛文藝,對美術、音樂、戲劇、文學、書法等造詣均深,亦擅長篆刻。他為我國最早研究西洋繪畫、音樂之人,他所組織的《春柳劇社》,是為我國新劇之導源。東渡留學歸國后,曾在杭州、南京、福建等地任過教,是一位多才多世的藝術家。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削發為僧,時年39歲。落發后苦志修行,被推崇為一代高僧。1921年3月,42歲的他經經同學溫州瑞安人林同莊介紹,溫州人吳璧華、周孟由兩居士延請,從杭州來溫州。他出家24年僧侶生涯中,沒有回過一次天津老家,卻在溫州一住就是12年,還在江心寺、寶嚴寺、伏虎庵、景德寺等地駐錫。尤其他對濕潤氣候、山清水秀及人文之勝的溫州情有獨鐘,稱溫州為“第二故鄉”。12載春秋,他以溫州為中心“云游”浙江、閩南、上海、江西等地眾多寺院,然后又回到溫州常住,習靜研律,閉門究經,形成了佛學律宗經典之作《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記》等,使溫州成為佛學思想建構的形成地、完成地。同時,他獨特的弘體書法也在溫州形成,成為書法大家。此外,他留下130多件信札和眾多墨寶,均給溫州留下了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成為溫州百年近現代史上的文化群星中獨特而耀眼的文化巨匠和歷史名人。
2021年4月是弘一大師駐錫溫州100周年。溫州對于弘一大師來說,有三大特別重要的意義:一、溫州是弘一大師在世時唯一的‘第二常住’;二、溫州是弘一大師佛學著作、弘體書法的完成之地;三、溫州是弘一大師佛學思想建構的形成之地。”2020年10月23日,來自弘一出生地天津,祖居地平湖、工作地、出家地杭州、圓寂地泉州、講學地廈門和被譽為“第二故鄉”溫州的弘一學研究專家學者,云集溫州一起紀念弘一大師140周年。同時,呼吁建議把紀念弘一大師駐錫溫州100周年作為弘揚弘一大師文化,打造溫州文化新高地的具體實踐行動來落地。于是,決定借紀念弘一大師駐錫溫州100周年來臨之際向全國有獎征集詩詞楹聯和弘體書法。
一、組織機構
1.主辦單位:政協溫州市甌海區委員會、溫州大學人文學院
2.聯辦單位:中共溫州市甌海區委宣傳部、中共溫州市甌海區委統戰部
3.承辦單位:溫州市甌海區文聯、甌海區社科聯、甌海區詩詞楹聯學會、溫州市甌海區書法家協會、甌海區佛教協會、甌海區政協紀念弘一大師聯誼會、甌海區政協書畫院、溫州弘一書畫研究院
二、征集類別
(一)詩詞楹聯
1.征集內容:以弘揚弘一大師文化為宗旨,對其藝術人生和藝術貢獻為重點內容,在思想性、藝術性、創新性上有機統一,凸顯文化自信。活動征詩詞100首、楹聯100副,將入編《溫州弘一大師文化研究》,并組織專家小組進行評獎,設一等獎1名(獎5000元)、二等獎3名(各獎2000元)、三等獎6名(各獎1000元)和優秀獎30名(各獎200元),屆時籌舉辦紀念弘一大師駐錫溫州100周年詩詞楹聯展。
2、征集對象:面向全國廣大詩詞楹聯愛好者征集。
3.投稿方式:本次征詩聯只收電子稿,標題須注明“征詩聯”字樣,并注明作者的真實姓名、身份證號碼、聯系電話、通信地址及郵編。發送附件并將作品內容及作者信息粘貼在郵箱界面。
4.投稿郵箱:305369338@qq.com
5.聯系人:盧彩平
電話: 0577-86717270
6.投稿時間:2020年12月1日起至2021年3月20日截稿
7.注意事項:
(1)參賽作品要緊扣主題,文從字順,雅俗共賞,用典須注明出處。
(2)作品要求符合格律要求,一律要求平水韻。
(3)詩詞以絕句、律詩和詞為主;楹聯以短聯形式為主,單比20言以內。
(4)每位參賽作者限投3副(首)作品。
(5)作品必須為本人原創,未曾出版、發表、獲獎。作品要求文責自負,若發現剽竊、抄襲作品,則取消參評資格。
(二)弘體書法
1.征集內容:以弘揚弘一大師文化為宗旨,對其藝術人生和藝術貢獻為重點內容,在思想性、藝術性、創新性上有機統一,凸顯文化自信。活動征集弘體書法100幅,將入編《溫州弘一大師文化研究》,并組織專家小組進行評獎,設一等獎1名(獎5000元)、二等獎3名(各獎2000元)、三等獎6名(各獎1000元)和入圍獎若干名(各獎500元),屆時將舉辦紀念弘一大師駐錫溫州100周年弘體書法展。
2、征集對象:面向全國廣大弘體書法愛好者征集。
3.投稿方式:郵寄外包裝注明“弘體書法”字樣,在作品背面又下角用鉛筆注明作者的真實姓名、身份證號碼、聯系電話、通信地址及郵編。
4.投稿地址: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南白象街道白象街118號
塘河文化展示館盧彩平收
5.聯系人:盧彩平
電話: 0577-86717270
6.投稿時間:2020年12月1日起至2021年3月20日截稿。
7.注意事項:
(1)參賽作品要緊扣主題,圍繞弘一大師名言、名句內容,寫作嚴謹,雅俗共賞。
(2)書法作品:投寄原件,形式不限,直幅豎不超過180厘米、橫不超過97厘米;冊頁不超過12頁,每頁長、寬不超過40厘米;手卷高不超過40厘米、長度不超過200厘米。不接收在紙、絹之外的其它硬質材料上創作的作品。
(3)郵寄作品的同時,請發真實姓名、身份證號碼、聯系電話、通訊地址及郵發到305369338@qq.com。
(4)必須為本人原創,未曾出版、發表、獲獎。作品要求文責自負,若發現剽竊、抄襲作品,則取消參評資格。
浙江省溫州市紀念弘一大師駐錫溫州100周年詩詞楹聯、弘體書法征稿組委會
2020年12月1日
編輯: 陳奕如